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(xù)云南大型真菌之旅。今天的主角是灰喇叭菌 Craterellus cornucopioides,,雞油菌 Cantharellus cibarius,,漏斗小白菌 Trogia infundibuliformis, 美味齒菌 Hydnum rependum和硬皮地星 Astraeus hygrometricus,。
灰喇叭菌,,野生食用菌。產(chǎn)于四川及云南的深山老林之中,。該產(chǎn)品深受歐洲客戶喜愛,被西方人稱之為美味佳肴,。于闊葉林中地上單生或群生至叢生。含有15種氨基酸,。此菌與云杉,、山毛櫸、櫟等樹木形成外生菌根,。
雞油菌,,又名雞蛋黃菌、杏菌,。子實體肉質(zhì),,喇叭形,杏黃色至蛋黃色,,菌蓋寬3—9 厘米,,最出扁平,后下凹,。菌肉蛋黃色,,味美。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,、維生素C,、蛋白質(zhì)、鈣,、磷,、鐵等營養(yǎng)成分。性味甘,、寒,。具有清目、利肺,、益腸胃的功效,。常食此菌可預(yù)防視力下降、眼炎、皮膚干燥等病,。
漏斗小白菌,,形似銀杏樹葉,但約小一些,,最長可超過5cm,,寬超過3cm。新鮮時為白色,,脆弱易裂,,采摘后不久就慢慢變成肉色(見插圖)。常簇狀生長在枯木之上,,于每年7~8月的雨后放晴之時生長最為旺盛,。只有部分村民采摘食用。目前發(fā)現(xiàn)它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海拔1800~2400米的山區(qū),。
美味齒菌,,非褶菌目、齒菌科,、齒菌屬,,在我國廣泛分布。是一種優(yōu)良野生食菌,,味道比較鮮美,。夏秋季生于混交林中地上,常常散生或群生,。分布于河北,、河南、山西,、黑龍江,、吉林、內(nèi)蒙古,、江蘇,、陜西、臺灣,、貴州,、甘肅、青海,、四川,、云南、西藏等,。此菌可食用,,味道比較鮮美,,是一種優(yōu)良野生食菌。屬外生菌根菌,,與櫟,、栗、榛等闊葉樹形成菌根,。
硬皮地星,,擔(dān)子菌綱硬皮地星科植物,。子實體開裂時呈球形,,開裂后露出地面。外包被厚,,成熟時開裂成6-18瓣,,潮濕時外翻,干時內(nèi)卷,。外表面灰色至灰褐色,,內(nèi)側(cè)褐色。內(nèi)包被薄膜質(zhì),,扁球形,,直徑2-2.8厘米,灰色至褐色,。夏秋季產(chǎn)生在林內(nèi)砂土地上,。分布于東北、華北,、華南,、西南地區(qū)一些省區(qū)。
孢體能入藥,,有止血功效,。可將孢子粉敷于傷口處,,治外傷出血,、凍瘡流水。此菌外包被有吸收水分的吸濕作用,,被視為 “森林干濕計”,。
(圖片來源:世界農(nóng)用林業(yè)中心)